-
新春走基层|标准让果农生活更甜蜜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徐文智)苹果种植业是陕西省延安市的特色优势产业。洛川苹果以果型圆润、色泽鲜艳、风味浓郁闻名遐迩,已经成为延安市一张含金量十足的地方名片。作为延安的地理标志产品,洛川苹果高质量发展的
-
山西省消协警示:看视频玩游戏“赚钱”暗藏套路陷阱
中国消费者报太原讯记者冯铁飞)看视频赚钱、玩游戏赚钱、走路赚钱、睡觉赚钱……如今,不少消费者尤其是老年消费者沉迷于刷手机完成“赚钱任务”,但实际操作
-
环太湖8地消协联合发函 劝喻“联联周边游”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记者薛庆元)近日,针对“联联周边游”平台公示信息不全、退款规则及流程不准确,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的行为,上海青浦、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湖州、嘉兴
-
报道追踪:上海7家汽车销售公司表示将进行整改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前不久,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2020年汽车消费投诉分析报告,通报了投诉与销量比较高的10家企业名单详见《中国消费者报》3月26日1版《上海曝光10家投诉较多的汽车
-
JBL新款无线音箱产品上线 支持7种自由串联方式
JBL上线了新款无线音箱产品——Z100智连全景声专业音箱,搭载1.1.1声道,4单元的配置。3月31号消息,JBL上线了新款无线音箱产品——Z100智连全景声专业音箱,搭载1.1.1声道,4单元的配
-
深圳市消委会三问商家“扫码消费”
中国消费者报深圳讯记者黄劼)点餐或支付停车费时要扫二维码,这种行为的背后究竟是否侵害消费者权益?深圳市消委会近日为此向商家发出“三问”,同时启动扫码消费问题的监督工作。随着移动
-
在微信朋友圈销售未检疫进口食品被判刑
中国消费者报大连讯记者张恒)3月11日,大连市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公布了2020年以来审理的4起侵犯消费者权益典型案例。其中,被告人宋某某、王某、王某某从他人手中购进从英国疫区非法进入中国的未经检
-
玻璃“从天而降” 物业和业主应该如何担责
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周莹 王东记者徐文智)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在便利人们生活的同时,高空抛坠物事件也屡屡发生,对广大市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成为“悬在城市上方的痛”。近
-
较强冷空气将影响中东部地区
较强冷空气将影响中东部地区 编辑:汤晓雪 来源:中国新闻网
-
福建曝光2020年投诉量居前5位银行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3月下旬,中国银保监会福建监督局通报2020年银行保险消费投诉情况。其中,2020年中国银保监会福建监督局系统共转送银行业消费投诉1875件。其中涉及国有大型商业银行6
-
聚焦网约车、婚介等新型消费 江苏发布十大消保维权典型案例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方方记者薛庆元)3月15日,江苏省市场监管局、江苏省消保委联合举行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直播活动。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省消保委副主任李玉生代表省高院、省消保委联合
-
二代大数据杀熟更隐蔽!上海市消保委呼吁出台算法规制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刘浩)在大数据场景中,交易越来越多地依靠算法完成。互联网平台通过不断优化的算法和不断提升的算力,使得交易效率不断提高,但算法的不透明性与难解释性也给消费者权益保护与反不正当竞争带
-
台行政机构将“汉人”变“其余人口” 各界痛批荒谬可笑_
新华社台北5月13日电记者李建华、杨晓静)台当局行政机构日前对相关网站关于“台湾目前已设户籍人口组成”的表述进行修改,将“以汉人为最大族群,占总人口96.4%&rd
840 -
又现低价陷阱!谨防家装合同变销售代理合同
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陈晓莹记者李青山)近年来,装修行业不断变化发展,在满足消费者各种需求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消费纠纷问题。特别是近期,进入家装旺季,有不少消费者向广东省消委会投诉咨询反映,他们在签订合同
1005 -
中消协开展女式打底裤、连裤丝袜比较试验 测试样品抗勾丝效果不佳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任震宇)爱美的女生在秋冬季节喜欢穿着防寒的打底裤,连裤丝袜也是一种专业的女性服装形式。2020年下半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对线上销售的部分品牌打底裤和连裤丝袜开展比较试验,帮助消费者选
1468 -
打羽毛球导致眼部受伤 法院判决原告应“自甘冒险”承担责任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任震宇)日前,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依据《民法典》的“自甘冒险”原则,判决了一起因打羽毛球导致受伤的案件,认定原告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对抗性竞技比赛,将自身
2492 -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污染防治攻坚战不能歇脚、不能停步|两会速递
摘要:3月8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在回答记者采访时,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拿出了两块空气滤膜。
2405 -
买车发现里程表被调过、健身房关门预付卡难退 中国消费者协会法律专家教你维权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任震宇)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经济之声《天天315》栏目,央视财经客户端、央视频、新浪微博、快手、抖音、百度、《中国消费者报》等媒体,共同开展了“315你提问我回答&
1493 -
深圳15家企业推出预付式消费“七天冷静期”
中国消费者报长春讯(记者黄劼)深圳市15家教育培训、早教、健身等推行预付式消费的商家近日向消费者承诺,向消费者预收的资金可以接受监管、购买课程可以有“七天冷静期”、让消费者可退
2867 -
老赖规避“限高令” 非法购买机票被罚万元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黄某因多起民间借贷拒不履行被多地法院限制高消费,并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但为了“进香”求平安,通过非法途径购得机票。2月23日,福建省厦门市思
959 -
宿州:智慧农业为乡村振兴插上“智慧”翅膀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近年来,我市依托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新技术,不断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为农业生产注入强劲的科技
1275 -
深圳消委会在线调查 青少年英语教育结果出炉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黄劼)3月26日,广东省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布在线青少儿英语教育NPS(NPS一般指净推荐值,亦称口碑)口碑暨神秘客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消费者对这些在线青少儿英语教育平台推荐意愿
2945 -
两会声音: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正向引导金融消费
加大对不良网络借贷的监管力度■全国人大代表 李君●背景随着网贷平台无序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贷款。从实践来看,虽然网络借贷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人们消费力不平衡问题,以及解决紧迫消费需求,但
1324 -
新春走基层|“红马甲”们的新春坚守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黄慧记者薛庆元)“此心安处是吾乡,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温暖、充实、圆满并且非常有意义的春节。”身穿“红马甲”正在执勤的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
1388